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2020 04 v.29;No.113 36-46
网民“翻墙”行为研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国内安全保卫法治化研究”(项目编号:19YJA820030)的成果
邮箱(Email):
DOI:
中文作者单位:

四川警察学院;四川省乐山市公安局;

摘要(Abstract):

信息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是网络的普及应用,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网络安全也便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国家间的网络交锋,民众的网上行为亦可对国家安全造成影响。其中网民"翻墙"行为引发的国家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翻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利于网民了解境外、释放中国民间声音,另一方面也给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社会安全带来负面影响。以更加慎重的态度审视"翻墙"现象,遵循隔绝有害、吸收优秀、宽严相融、合法合理的原则,做到扬长避短,避免一概而论,才是应有之义。

关键词(KeyWords): “翻墙”;;VPN;;网络审查;;网络安全;;国家安全
参考文献

[1]俞晓秋:《信息时代: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紫光阁》,2001年第19期。

[2][3][26][27]李文洁:《论“翻墙”现象与中国的网络监管》,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硕士论文),2011年。

[4]官国静:《典型翻墙软件的网络通信特征研究》,《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2年第13期。

[5]《推特首次披露中国用户数量》,登录自央广网,(http://tech.cnr.cn/techhlw/20160706/t20160706_522602373.shtml.)。

[6]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人民日报》,2014年4月6日。

[7]王启亮:《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党政论坛》,2019年第4期。

[8]张爱军、李文娟:《网络政治舆论与政治安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9]储著源:《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流”之辩》,《求实》,2017年第1期。

[10]丁存霞:《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湖北社会科学》,2020年第10期。

[11]汤天峰:《“境外势力”渗透型群体事件预防处置对策研究》,《学理论》,2017年第6期。

[1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

[13]郝智浩、许春玲:《马克思的文化观及其现代价值意蕴》,《人民论坛》,2016年第7期。

[14]王瑞香:《论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中的国家文化安全》,《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5期。

[15]刘黎明、张江伟:《论国家安全视域下在文化安全》,《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16]王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其传承发展》,《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

[17]刘仁:《探究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年第20期。

[18]耿益群、杨濛:《国家信息安全与我国新闻媒体工作者媒介素养提升》,《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19]杜飞进:《构建可信网络生态,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人民论坛》,2016年第7期。

[20]《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就加媒体不实报道发表声明》,登录自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8-12/22/c_1123889525.htm)

[21]李沛:《加强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与建议》,《河南农业》,2016年第5期。

[22]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求是》,2019年第1期。

[23]张依:《青年网络舆论监督的本质、逻辑和发展路径--重大疫情下的舆情反思》,《北京青年研究》,2020年第3期。

[24]李瑞琦:《百度贴吧的用户传播机制分析》,《新闻世界》,2018年第3期。

[25]张志安、贾佳:《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当代传播》,2011年第4期。

1.该“通知”规定,未经电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自行建立或租用专线(含虚拟专用网络VPN)等其他信道开展跨境经营活动。参见《VPN,用不好是违法的》,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3204779/rmh3204779)。

2.参见《共青团新闻联播》,登录自共青团网,(http://qnzz.youth.cn/qckc/201908/t20190831_12057625.htm)。

3.参见《关于近期境外黑客组织拟对我国视频监控系统发起攻击的预警通报》,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https://www.cert.org.cn/publish/main/11/2020/20200212152905865210000/20200212152905865210000_.html)。

4.参见《CIA持续11年渗透攻击中国网络》,登录自环球网,(https://www.huanqiu.com/a/c36dc8/3xHdkHXKntX?agt=20&tt_from=mobile_qq&tt_group_id=6800257293108642312&tt_from=mobile_qq&utm_campaign=client_share×tamp=1583311085&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mobile_qq&utm_med ium=toutiao_ios&req_id=202003041638050100260760841C0258F6&group_id=6800257293108642312)。

5.参见《黑客通过VPN攻击知名杀毒工具,破坏内部网络》,威客安全,(http://www.secwk.com/2019/10/23/12032/)。

6.由于社会安全在此与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等是相对而言的。本文从狭义,指的是除经济、政治、文化外的国家安全。参见刘跃进:《国家安全体系中的社会安全问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7.参见《从泸县太伏中学学生死亡事件看舆情处置七大失误》,《政法舆情》,2017年第13期。

8.参见《疫情当前别中了这些“邪套路”用心太险恶》,中国青年网,(https://shareapp.cyol.com/cmsfile/News/202002/19/web333891.html)。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631;TP393.08

引用信息:

[1]刘黎明,盛启汶.网民“翻墙”行为研究[J].北京青年研究,2020,29(04):36-46.

基金信息:

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国内安全保卫法治化研究”(项目编号:19YJA820030)的成果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