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重要的学习工具、沟通桥梁和娱乐平台,对其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不断增强。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互联网的发展在新冠疫情期间为未成年人的学习和娱乐提供了更多元、更开放的方式。同时,由于未成年人特殊的身心成长特点,他们在使用互联网的同时面临着诸如网络安全、网络依赖、数字鸿沟等多方面挑战。可以通过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应对策略研究、引导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激发未成年人应对风险的内在潜能、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缩小数字鸿沟等方式加强未成年人的社会心理建设,从而帮助未成年人积极应对互联网风险。
663 | 3 | 4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登录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http://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102/t20210203_71361.htm)。
[2][4]张海波、张萌:《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的现状与风险--<2018中国儿童互联网安全调查报告>节选》,《网络传播》,2019年第8期。
[3][5]《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登录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http://cnnic.cn/hlwfzyj/hlwxzbg/qsnbg/202005/P020200513370410784435.pdf)。
[6]Anderson,E.L.,Steen,E.,&Stavropoulos,V.:《Internet use an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A systematic review of longitudinal research trends in adolescence and emergent adulthoo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ce and Youth》,2017年第4期。
[7][8][9]林崇德、李庆安:《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0](美)罗伯特·帕特南:《我们的孩子》,田雷、宋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6-239页。
[11]王俊秀:《从社会心态培育到社会心理建设》,《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12]《面向国家发展的心理建设》,《科技日报》,2014年9月7日。
[13]俞国良:《社会转型: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理建设》,《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年第4期。
[14][15][16][17]蒋俏蕾、童淑婷、陈宗海:《青少年互联网依赖与风险应对》,《青年探索》,2020年第6期。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G206;C913.5;C912.6
引用信息:
[1]郭思.应对互联网风险的未成年人社会心理建设[J].北京青年研究,2021,30(04):50-57.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