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 北京100874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从根本上讲不是中国古代有无哲学的问题,而是20世纪以来中国人用西学范畴和学科体系解构中国古代学术系统,并因此抽空了现代中国学术的意义基础的问题。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学与西学具有根本的区别,中学与西学的结合应是在保持中国古代学术传统独立性的前提下,如何在实践中互补共存的问题。现代儒学应回到源头来回答现代性的意义基础问题,而不能停留在宋明理学的道统观上。
509 | 9 | 3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方朝晖.“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2]杜瑞乐.儒家经验与哲学话语———对当代新儒家诸疑难的反思[A].刘东主编.中国学术[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1-37.
[3]蒋庆.良知只可呈现而不可坎陷──王阳明与牟宗三良知学说之比较及‘新外王’评议[J].中国文化,1996(2).
[4]Peter K.Bol,“Government,family,and later imperial culture”,In:Sungkyun Journal of East Asiona Studies,Vol.2,No.1,2002,pp.173-190.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B26
引用信息:
[1]方朝晖.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与现代中国学术的意义基础[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04):35-41.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