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景观社会是德波提出的重要理论。在景观社会中,性别议题具有遮蔽真实上演片段、侵占任意时空以及价值功能的裹挟等特征。数字算法技术造就了更为强显的景观社会,而性别议题作为一种特殊景观而存在,表现为议题受众难逃数字鸿沟、议题内容被困于信息茧房以及议题传播加剧了思想形态对立。探讨性别议题超越景观存在的可能依然要回到马克思主义上进行思考,首先要破除资本赋权,回归人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要摒弃性别单向度,重塑数字空间的性别伦理;最后要跨越同一性,重建数字算法的舆论澄清机制,为两性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健康发展创造前提。
591 | 1 | 7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张一兵:《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3][4][6][7][20][22](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张新木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4、8、136、3、136、2页。
[5](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8][1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8、172页。
[9]刘莉:《居伊·德波对“景观”幻象的批判路径及其当代价值》,《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10]余红,余梦珑:《信息补贴与信息偶遇:复杂公共议题中科学传播框架嵌入研究》,《情报杂志》,2022年第4期。
[12]钱燕茹:《网络数字算法分发技术逻辑的生命政治叙事》,《学术交流》,2022年第8期。
[13](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19页。
[14]Graham,M.(2013). Geography/Internet:Ethereal Alternate Dimensions of Cyberspace or Grounded Augmented R ealities?.The Geographical Journal,179(2),177-182.
[15]张宪丽:《数字世界中的共有凝视:从福柯和拉康出发的思考》,《学习与探索》,2022年第12期。
[16]《Women in tech statistics:The hard truths of an uphill battle》,登录自(https://www.cio.com/article/201905/women-in-tech-statistics-the-hard-truths-of-an-uphill-battle.html)。
[17]郑崇选:《镜中之舞——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化叙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18]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6页。
[19](美)凯斯·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毕竞悦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21]方正:《“数字规训”与“精神突围”:数字算法时代的主体遮蔽与价值守卫》,《云南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
[2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80页。
[24]戴锦华:《失踪的母亲:电影中父权叙述的新策略》,《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8期。
[25]戴雪红:《科学、技术与性别的博弈——论唐娜·哈拉维女性主义认识论的当代价值》,《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8年第2期。
[26]Carleigh J. Davis.(2019).Feminist Rhetorical Practices in Digital Spaces. Computers and Composition,52(3):132-141.
[27]胡开:《非同一性与中介性——对阿多诺〈黑格尔三论〉的解读》,《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第4期。
[28]郗戈、郑洸宇:《概念与现实非同一性视域中马克思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差异》,《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年第1期。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C913.14;B82-057
引用信息:
[1]孙金菊,赵乐.数字算法技术下性别议题的呈现——基于德波景观社会理论的思考[J].北京青年研究,2023,32(03):36-43.
基金信息:
陕西省社科界2020-2021年度陕西妇女/性别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陕西省贫困妇女脱贫状况及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FN-9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