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学;
作为高学历、有学识的群体,青年博士生的求学动机是多方面的,既有理想的追求,也有现实的考量。但无论如何,这一精英群体在学期间面临着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如不名一文的经济压力、不容乐观的就业压力、难与人言的婚恋压力、艰难调适的人际压力等,使得丰满理想与窘迫现实之间的落差较大。化解青年博士生的群体性困惑,促使其和谐发展,需要博士生自己、导师、高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469 | 0 | 5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编:《中国博士质量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2]苏曼丽:《居民幸福感:博士不如文盲?》,《新京报》,2015年2月13日。
[3]《博士生压力大为哪般》,《中国科学报》,2017年11月27日。
[4]费孝通:《和青年学者谈如何做学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8年第1期。
[5]张文静:《博士生就业:现实与理想的撞击》,《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第8期。
[6]汪栋、曾燕萍:《我国博士生就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第17期。
[7]罗毅、任路江:《女博士婚恋危机的社会建构与解构——基于新社会性别视角的个案研究》,《青年探索》,2011年第6期。
[8]《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光明日报》,2017年3月6日。
[9]汤嘉琛:《博士生的体面生活关乎科研未来》,《光明日报》,2013年8月6日。
[10]韩琨:《“善待博士”的博士生组织》,《中国科学报》,2014年7月17日。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C912.64
引用信息:
[1]于安龙.高校青年博士生的群体性压力及其化解[J].北京青年研究,2018,27(04):85-91.
基金信息: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发展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7SK128)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