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老年社会关怀是以社会物质资源的代际合理配置及其对老龄群体的有效供给为基础,通过制度伦理建构来保障老龄群体的各项基本权益,并不断提升其生活质量的社会道德实践。它是厚生伦理的重要德目,是传承孝道的现实需要,是可持续性经济伦理发展新路。它具有多维性、辐射性、互主体性。家庭孝养、社区关怀、政府善治的有机统一编织成一张功能互补、责任共担的社会关怀之网。
240 | 5 | 6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2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EB/OL].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4-28/3004638.shtml.
[2]社科院:2030年中国将成老龄化程度最高国家[EB/OL].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zgrk/2011-05/30/content_22668179.htm.
[3]Joan C.Tronto.Moral Boundaries,New York·London:Routledge,Chapman and Hall,Inc.1993:125.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3-4).
[5]侯晶晶.关怀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73.
[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刚,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03.
[7]穆光宗.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
[8]姜向群,郑研辉.中国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及其经济保障问题分析[J].人口学刊,2013(2).
[9]吴玉韶.2010年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情况[EB/OL].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657cb01ac281e53a5802ff30.html,2012-07-10.
[10]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全文)[E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7-12/17/content_9392818_3.htm,2007-12-17.
[11]张秀芬,王鲁娜.关注社会热点共建生态文明——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调研报告集[C].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247-250.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C913.6
引用信息:
[1]刘喜珍.老年社会关怀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22(04):51-56.
基金信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的老龄伦理”,项目批准号09YJA7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