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2023 01 v.32 52-59
社交媒体在维系青年群体异地恋亲密关系中的作用——以微信为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邮箱(Email):
DOI:
中文作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

摘要(Abstract):

将亲密关系的维系放置在微信环境中进行考察发现:微信通过聊天界面、断连方式、产品定位以及产品设计风格四个方面塑造了一种平等化、低稳定性、理性的交流沟通环境,从青年用户群体的使用体验来看,通过微信这一工具所获得的情感体验是理性的,对亲密关系区分度不强,有时还会带来关系边界模糊的困扰。微信在维系异地恋亲密关系过程中必不可少,但作用有限,亲密关系双方应理性把握。

关键词(KeyWords): 异地恋;亲密关系;微信;社交媒体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2年2月27日。

[2]安珊珊:《2020年中国社交媒体用户使用行为研究报告》,《传媒》,2021年第14期。

[3][10]叶韦明、侯忻妤:《亲密关系的麦当劳化与游戏化:情感学习社群的网络民族志研究》,《浙江学刊》,2021年第3期。

[4]Ito,M等:《Hanging out, messing around, and geeking out:Kids living and learning with new media》,The MIT press,2013年版,第117页。

[5]董晨宇、段采薏:《我该选择哪种媒介说分手复媒体时代的媒介意识形态与媒介转换行为》,《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5期。

[6]李华伟、徐开彬:《信息渗透与权力博弈:社交媒介在青年亲密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基于关系发展的阶段理论》,《中国青年研究》,2022年第6期。

[7]Whitty,M.T.(2008). Liberating or debilitating? An examination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sexual relationships and friendships on the Ne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4(5),1837-1850.

[8]Chambers,D:Social Media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Palgrave Macmillan,2013年版,第121页。

[9]董晨宇、段采薏:《传播技术如何改变亲密关系——社交媒体时代的爱情》,《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11期。

[11]胡阳:《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异地恋媒介使用研究》,《新媒体研究》,2020年第15期。

[12]田林楠:《在自由与安全之间:社交媒体中介下的亲密关系》,《社会发展研究》,2021年第2期。

[13](美)罗伯特·索克拉夫斯基:《现象学导论》,张建华等译,上海文化出版社,2018年版,第35页。

[14]Van Dijck J, Poell T.(2013).Understanding social media logic.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1(1), 2-14.

[15](美)艾伦·库伯等:《交互设计精髓》,倪卫国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第273页。

[16]张美静:《人际传播的符号回归——网络表情符号emoji在社交媒体爆红的因素分析》,《新闻爱好者》,2015年第12期。

[17]董晨宇、段采薏:《反向自我呈现:分手者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消除行为研究》,《新闻记者》,2020年第5期。

[18]王治国、汪昊:《媒介进化论视角下的微信传播功能——基于微信的27次改版升级》,《新闻战线》,2017年第18期。

[19]詹恂、严星:《微信使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研究》,《现代传播》,2013年第12期。

[20]彭兰:《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国际新闻界》,2019年第2期。

[21]Papacharissi Z., Gibson P.L.:Fifteen Minutes of Privacy:Privacy, Sociality, and Publicity on Social Network Sites,Springer,2011年版,第75页。

[22](英)亚当·乔伊森:《网络行为心理学——虚拟世界与真实生活》,任衍具、魏玲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85页。

[23]李畅:《媒介环境学视域下微信的传播偏向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

1.亲密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亲密关系强调的是关系双方的相互依赖程度,其范围不局限于恋人、夫妻关系,也可以指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方依赖程度很深的关系(close relationship)。而狭义的亲密关系指的是伴侣关系(intimate relationship),仅包含浪漫关系和夫妻关系。本文所探究的异地恋亲密关系属于狭义的亲密关系中的浪漫关系。

2 .在马丁·布伯看来,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两种原初关系,即“我—你”(I-Thou)和“我—它”(I-It)。其中,“我—你”代表着一种平等和交融的关系,而“我—它”则代表着一种对立和利用的“关系”。马丁·布伯认为,“我—它”并不能算得上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关系,只是主体对于客体的经验和利用,而现代科学将这种关系推到极致,从而导致人对于自然,甚至对于他人的过度利用。这一概念来源于:(德)布伯,马丁:《我与你》,陈维钢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3页。

3 .这种方法通过浏览应用程序的注册、日常使用和账号删除等方式识别应用程序的功能、功能中嵌入的文化值及其语境,从而突出应用程序的预期目标、运营模式和治理方法,并形成一套理想使用的预期,有助于探究技术如何引导用户行动。这一方法借鉴Light, B., Burgess, J.,&Duguay, S.The Walkthrough Method: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Apps. New Media&Society, 2018,20(3):881-900.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G206;C913.5;C913.1

引用信息:

[1]赵梦琪,李千驹.社交媒体在维系青年群体异地恋亲密关系中的作用——以微信为例[J].北京青年研究,2023,32(01):52-59.

基金信息: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