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2019 01 v.28;No.106 61-67
青年“网络民粹主义”现象的解读与规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2016年度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转化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JJD720004)的阶段性成果
邮箱(Email):
DOI:
中文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Abstract):

青年"网络民粹主义"现象是以青年为主体,以互联网为媒介,借助于青年网络话语和行为的新型民粹主义,具有话语霸权性、群体非理性、叙事娱乐性的特点。青年"网络民粹主义"现象的兴起并不是偶然的,社会变迁中青年话语的弱化、政治参与中青年价值诉求的分化、信息传播中青年亚文化的泛化正是其兴起的深层原因,这抨击着青年主流话语的表达、冲击着青年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截击着青年主流文化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运用恰当的方式规制青年"网络民粹主义"现象,寻求青年主流话语的强势表达,提升青年主流价值观的情感共鸣,促进青年主流文化的纵深发展。

关键词(KeyWords): 青年;;网络民粹主义;;解读;;规制
参考文献

[1]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2010-2014年社会思潮动向》,《人民论坛》,2015年第1期。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登录自(https://item.btime.com/m_2s22ucn281s.)。

[3](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袁明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4]林红:《民粹主义:概念、理论与实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5](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3页。

[6]陆士桢、郑玲、王骁:《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一个社会与青年共赢的重要话题》,《青年探索》,2014年第6期。

[7]李金华、李永利:《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科教文汇》,2018年第5期。

[8](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辜正坤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9页。

[9]习近平:《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让广大青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登录自(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703/c64094-30106113.html.)。

[10](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8页。

[11]闫翠娟、徐思涵:《网络空间中青年亚文化的诉求、影响与发展》,《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第7期。

[12]廖小琴、廖小明:《重构人的精神生活》,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版,第50页。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082;D432.6

引用信息:

[1]范成龙.青年“网络民粹主义”现象的解读与规制[J].北京青年研究,2019,28(01):61-67.

基金信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2016年度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转化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JJD720004)的阶段性成果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