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发展型社会政策因为主张社会开支的投资取向,在国际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领域受到高度重视。但它在社会救助过程中也难以独当一面,需要与传统消费主义原则结合构成新发展主义的政策模式。本文分析新发展主义社会救助原则对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的适宜性,进而在考察我国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政策发展的基础上,剖析其中蕴含的发展主义政策取向及其存在的问题,对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政策发展进行整体性思考。
928 | 12 | 9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George,V.&Wilding,P.(1994).Welfare and Ideology.Harvester Wheasheaf.
[2]Midgley,J.&Tang,K.L.(2001).Social Policy,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al Welfar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Vol.10.No.4.pp.244—252.
[3][12]Morel,N.,Palier,B.&Palme,J.(2011).Towards a Social Investment Welfare State?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Production,Reproduction,and Protection in the Welfare State”,Annual Meeting of Research Committee 19,ISA,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Seoul,August 25—27,2011.
[4]张秀兰、徐月宾、梅志里:《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论纲》,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
[5]陈晓强:《发展型社会政策与我国的社会政策构建》,载《长白学刊》,2008年第1期。
[6]徐道稳:《以发展型社会政策构建发展型福利社会》,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7]向德平:《发展型社会政策及其在中国的建构》,载《河北学刊》,2010年第4期。
[8]郁建兴、何子英:《走向社会政策时代:从发展主义到发展型社会政策体系建设》,载《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9]王耀东:《中国迈向社会政策时代》,载《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2期。
[10]方巍、魏雁滨:《社会发展:社会资源分配的新思路》,载《浙江社会科学》,2005第4期。
[11]方巍:《发展性社会福利理论》,载彭华民等主编《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84—200页。
[13][27]方巍:《中国社会福利的新发展主义走向》,载《社会科学》,201 1年第1期。
[14][28]方巍:《发展型社会政策的重新审视》,载《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9期。
[15]李敬、程为敏:《透视自闭症:本土家庭市政研究与海外经验》,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
[16]Midgley,J.(1995).Social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in Social Welfare.London:SAGE Publications.
[17]丁雨晴、庄华峰:《略论传统社会保障中的以工代赈——以宋代长江下游圩区为中心》,载《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8]朱玲、蒋中一:《以工代赈与缓解贫困》,上海三联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黄淑敏:《福利企业在残疾人就业中的作用分析》,载《社会福利》,2007年第2期。
[20]民政部规划财务司:《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h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1306/20130600474746.shtml,2013年8月30日
[21]Knapp,J.&Midgley,J.(2010).in James Midgley&Amy Conley edited.Social Work and Social Developm:Theories and Skills for Developmental Social Work.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87-104.
[22]Findley,P.A.(2012):《中美残疾人政策与福利体制的比较》,载韩克庆等主编《中美社会福利比较》,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86-199页。
[23]Mesibov,G.B.,Adams,L.W.&Schopler,E.(2000).Autism:A Brief History.Psychoanalytic Inquiry:A Topical Journal for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Vol.20,No.5.pp.637-647.
[24]郭延庆、杨晓玲:《孤独症诊断的历史发展》,载《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8年第25卷第1期。
[25]0rsini,M.&Smith,M.(2010).Social Movements,Knowledge and Public Policy:The Case of Autism Activism in Canada and the US.Critical Policy Studies.Vol.4.No.1.pp.38-57.
[26]O'Neil,S.(2008).The Meaning of Autism:Beyond Disorder.Disability and Society.Vol.23.No.7.pp.787-799.
[29]窦玉沛:《着力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战略研究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载《社会福利》,2011年第10期。
[30]参见http://www.zjetkf.com/message.asp?numbig=1&numsmall=-1&id=22,2014年1月23日。
[31]浙江省残联(2007):《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智障(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举行“携手童心,共献爱心庆“六一”活动》,登录自http://www.zjcl.com.cn/publish/content.php/10551,2013年9月2日。
[32]参见http://wWW.zjtjxy.net/Item/7830.aspx,2014年1月23日。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669.5;D632.1
引用信息:
[1]方巍,葛从朝.新发展主义视野下的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政策研究[J].北京青年研究,2014,23(02):63-70.
基金信息: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自闭症儿童早期发现、干预、教育的跨学科研究”的子课题“社会政策与社会服务体系研究”(编号:12&ZD229)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