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2019 04 v.28;No.109 75-81
近年来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综述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新三态’研究”(项目编号:17KDB007)的阶段性成果
邮箱(Email):
DOI:
中文作者单位: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摘要(Abstract):

近年来的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主要内容围绕影响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外部环境因素,重视对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的交叉应用,针对青年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多种场景进行价值观教育融入问题的研究,并对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讨。当前,对于青年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在发展过程上已经走过了探讨概念、分析影响等较为宏观的阶段。为使价值观教育收到实效,今后应在相对微观的、技术的层面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KeyWords): 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价值多元化
参考文献

[1]田绪永:《透视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5期。

[2]何林:《价值多元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第4期。

[3]邢波:《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年第10期。

[4]赵勇:《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策研究》,《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6年第21期。

[5]赵琼:《价值多元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重构的困境与抉择》,《教书育人》,2009年第6期。

[6]邹绍清:《论大数据嵌入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战略契合及思维变革》,《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6期。

[7]邹绍清、郭东方:《大数据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探讨》,《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第9期。

[8]朱李楠、林静姗、金晓明:《云计算思维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12期。

[9]胡剑慧:《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渠道--以新媒体传播正能量为例》,《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年第3期。

[10]王昭倩:《论新媒体环境下首都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构建》,《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11]李勇:《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体系的建构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

[12]汪頔:《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

[13]翟文艳、赵海琳:《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众传播的有效性研究》,《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1期。

[14]赵宏:《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学术论坛》,2013年第5期。

[15]刘迅、杨晓轩:《“泛娱乐化”: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挑战与应对》,《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3期。

[16]毕红梅、李婉玉:《受众理论视阈下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的有效性》,《广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

[17]郑兴刚:《传播学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18]汤燕妮:《传播学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中国报业》,2012年第12期。

[19]宋振文:《传播学视野下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0]徐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有效性案例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年第2期。

[21]辛志勇、金盛华:《论心理学视野中的价值观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4期。

[22]冯铁蕾:《积极心理学与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取鉴》,《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11期。

[23]白强:《理论审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24]魏荣、戚玉兰:《基于过程教育哲学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第5期。

[25]张学、蔡卫星:《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第11期。

[26]王嫣:《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学术探索》,2015年第1期。

[27]张伟:《经典文学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及影响》,《语文建设》,2016年第12期。

[28]崔金鑫:《论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化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芒种》,2015年第24期。

[29]袁媛、李俊奎:《接受美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灌输论”的启示》,《理论与改革》,2017年第1期。

[30]徐敏:《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益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21期。

[31][46][48]刘建军:《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步骤》,《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第3期。

[32][49]肖贵清、武传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及其路径》,《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3期。

[33]宫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4期。

[34]陶火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4期。

[35]苏景荣、叶荔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问题探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7期。

[36][47]沈壮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之思》,《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第5期。

[37]任志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日常生活维度》,《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12期。

[38]和亚飞、杨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理与路》,《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第5期。

[39]周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策略探析》,《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第11期。

[40]吴翠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困境与消解路径》,《思想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

[41]王文奎:《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青年公益实践活动》,《人民论坛》,2016年第12期。

[42]徐祯、赵红霞:《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5期。

[43]李涛、侯倩:《论高校创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合》,《继续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

[44]张天华、田慧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创业教育路径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

[45]秦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保障》,《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432.62

引用信息:

[1]张子荣.近年来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综述[J].北京青年研究,2019,28(04):75-81.

基金信息: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新三态’研究”(项目编号:17KDB007)的阶段性成果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