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2010 02 v.19;No.71 15-18
大学校园流行语研究现状述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负责的“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课题(编号:sdj08021)的阶段性成果
邮箱(Email):
DOI:
中文作者单位:

上海电机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摘要(Abstract):

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现象方兴未艾,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总体来看,研究者的定量研究多于定性分析,尤其以调查、统计、排序等方法为主;多从语言学、审美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评析,社会学和政治学分析较少;对其产生原因的认识比较全面,对其后果和影响的分析比较客观,提出的对策建议也比较理性和宽容。

关键词(KeyWords): 大学校园;;流行语;;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1]杨文全.流行语的界说与初步描写[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25-130.

[2]胡静.校园流行语的社会学意义透析[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0-52.

[3]王如辰.大学校园流行语的特征及规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4):27-29.

[4]丛丽,刘剑锋.大学生言语社区流行语述评[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3-225.

[5]任永辉.校园流行语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J].现代语言(语言研究版),2007(4):109.

[6]魏彤儒,郭利民.2007年以来大学生群体流行语调研报告——以河北省高校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8(7).

[7]张晓勤,张学会.南宁市高校流行语的使用状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5).

[8]李雄鹰,范秀娟.高校校园流行语现状调查及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8(5):72-75.

[9]李少丹.大学校园流行语修辞应用论析[J].漳州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08-112.

[10]胡利群.语言时尚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09(5):43-45.

[11]杨小华.大学校园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探析[J].社科纵横,2009(8):157-158.

[12]李君.大学校园流行语新探[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8(5):79-81.

[13]王进.高校流行语的社会心理透视[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61-64.

[14]郝静.2008年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的心理剖析[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8-9.

[15]欧晓霞.对高校流行语的调查与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08(5):152-154.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H136

引用信息:

[1]马秀春.大学校园流行语研究现状述评[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19(02):15-18.

基金信息:

作者负责的“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课题(编号:sdj08021)的阶段性成果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