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政教部;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
基于对北京、天津、保定三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的实证调查结论,借鉴国外成熟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形式,提出我国应构建政府、大学生、高校、社区、老人有机联动的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并提出机制运行的三层面保障制度以及大学生长期参与为老服务的原则、内容及工作流程,保证机制的可行性。
2,030 | 33 | 2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全国老龄办:《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新闻发布稿,见http://www.cncaprc.gov.cn/info/156.html/200802028.
[1]穆光宗,姚远.探索中国特色的综合解决老龄问题的未来之路——“全国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服务研讨会”[J].人口与经济,1999(2).
[2]易松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刘新萍.论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多元合作体系的建设及发展——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4).
[4]刘斐莹,肖遥,郭尧.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行为意向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J].高教高职研究,2009(5).
[5]李国武.大学生对志愿活动的参与及影响因素——来自某高校抽样调查的发现[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3).
[6]吴鲁平.志愿者的参与动机:类型、结构——对24名青年志愿者的访谈分析[J].青年研究,2007(5).
[7]Day,D.V.Leadership Development:A review in Context[J].Leader ship Quarterly.
[8]田丽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
[9]陈曦,潘小俪,刘晓东.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北京科技大学实践类课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和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09(8).
[10]Earnest,G.W.Study Abroad:A Powerful New Approach for Developing Leadership Capacities[J].Journal of Leadership Education.
[11]谭建光,周宏峰.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中国志愿服务的“广东经验”[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12]侯玉兰,唐忠新.社区志愿服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13]蒋逸民.青年志愿者的行动领域与管理路径——以上海为例[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3).
[14]张乾坤.中国大学生志愿者激励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
[15]陈涛.中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研究[D].厦门大学,2009.
[16]房欲飞.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17]王顺茗,林欢.大学生志愿服务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广西南宁为例[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8).
[18]柏贞尧,王培.“科学商店”——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深化发展的新模式[J].煤炭高等教育,2009(5).
[19]蒋广学,朱凯.关于高校志愿者工作定位即现阶段工作体系建设问题的初探[J].北京青年工作研究,2006(2).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G647
引用信息:
[1]魏彤儒,郭牧琦.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路径探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1(02):59-64.
基金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2010年度课题“我国青少年灾难教育的客观考量与制度设计研究”,批准号BEA100035 ;; 华北电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课题“我国青少年灾难志愿教育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