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2016 02 v.25;No.95 46-53
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社会支持网络缺失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项目“错位与链接:高等教育学生资助资源的合理配置及评价研究”(项目编号:X-c/2015/03);; 江苏省2015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困境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SJB349)的阶段性成果
邮箱(Email):
DOI:
中文作者单位: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Abstract):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难,不仅制约了大学生个人的发展,还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从社会支持网络视角深入探讨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问题,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社会支持的现状,透析该群体产生的深层次社会原因。通过完善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的顶层设计,系统的构建大学生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改善大学生弱势群体生存环境,确立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和能力,促进大学生弱势群体脱离弱势地位,顺利实现就业。

关键词(KeyWords): 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困境;;社会支持网络;;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2]丘海雄、陈健民、任焰:《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从一元到多元》,《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

[3]贺赛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4]张翼、李培林、陈光金:《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5]Mart G.M:《van der Poel.Delineating personal support networks》,《Social Networks》,1998年第1期。

[6]Granovetter、Mark:《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年。

[7]杨怀祥:《试析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持网络》,《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12期。

[8]刘畅:《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困境及对策探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年第1期。

[9]王富百慧:《代际传递效应对城市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兰州学刊》,2012年第1期。

[10]洪成文、伍宸:《“最难就业季”的政府职能及对策---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重庆高教研究》,2013年第5期。

[11]戴海东、易招娣:《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阶层流动与高等教育公平》,《教育研究》,2012年第8期。

[12]田萍:《社会生态维度下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建构》,《求索》,2013年第10期。

[13]马廷奇:《大学生就业援助:模式选择与制度创新》,《江苏高教》,2014年第3期。

[14]陈素云:《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化解的“互构”式社会支持》,《教育评论》,2011年第6期。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G647.38

引用信息:

[1]张阳,王友明.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社会支持网络缺失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北京青年研究,2016,25(02):46-53.

基金信息: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项目“错位与链接:高等教育学生资助资源的合理配置及评价研究”(项目编号:X-c/2015/03);; 江苏省2015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困境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SJB349)的阶段性成果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