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18, 02, v.27;No.103 59-66
互联网公共空间中青年文化的话语生产——基于青年网络流行语的一项研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邮箱(Email):
DOI:
摘要:

当前,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日益成为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而青年则为网络流行语生产和使用的主要群体,反映着青年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特点。本文力图从多学科角度对互联网公共空间中青年文化话语的生产进行深入分析,以青年网络流行语为例,分析其内在和外在的生产机制和网络流行语自身内在功能及其影响等,试探究其在青年中传播的现状、特点等,以兼容并包的态度推动青年的文化话语表达,增强青年对流行语关注以及进行针对性和实效性,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Abstract:

The usage of cuber buzzwords is becoming an increasingly common issue in life nowadays, and the youngsters, who represent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and features of youth culture, are the main group in production and usage of cyber buzzwords. This article tries to conduct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discourse production of youth culture in the Internet common space from multiple scientific perspectives, taking the young people's on-line buzzwords as an example, analyze its inner and outer producing mechanism and the intrinsic function and impact of cyber buzzwords,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eatures of its spread among youngsters, promote the discourse expression of youth culture with all-inclusive attitud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yber buzzwords among youngsters with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and to consolidate the mass base in youth of the ruling Party.

参考文献

[1]林峰:《青年网络流行语流变中的价值观呈现研究》,《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2]王黎:《青年流行语源流与成因》,《青年探索》,1995年1期。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登录自(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708/t20170804_69449.htm)。

[4]张广纯、彭小兰:《青年“流行语”变化的文化透析》,《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3期。

[5]教育部:《2016年度我国来华留学生情况统计》,登录自(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170301/170301_sjtj/201703/t20170301_297677.html)。

[6]丁巍:《关注心理亚健康》,《政工学刊》,2007年5期。

[7](苏)斯大林:《论马克思主义在语言学中的问题》,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8]鲍春雷:《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变化趋势》,《中国青年就业创业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9]李涛:《北京青年压力状况报告》,《北京青年社会结构变化与共青团工作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10]李茂平、阮东彪:《民间组织的道德的伦理价值诉求》,《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11](美)狄克·赫布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陆道夫、胡疆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登录自(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708/t20170804_69449.htm)。

[13](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H136

引用信息:

[1]王琦.互联网公共空间中青年文化的话语生产——基于青年网络流行语的一项研究[J].北京青年研究,2018,27(02):59-66.

基金信息: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