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1级研究生大队;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虚拟网络空间中诞生并发展以来,网络民族主义受到各方面的关注,目前存在将网络民族主义等同于狭隘的极端民族主义,认为网络民族主义是传统民族主义在网络中的表现,网络民族主义是网络时代背景下脱胎于旧有民族主义的全新社会思潮,网络民族主义是网络与民族主义的有机融合等观点。目前网络民族主义正逐步趋于理性化,它依托互联网的传播特征,对传统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甚至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想进行有机整合,并具有区别于传统媒体下思想的鲜明特色。
1,454 | 19 | 14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参见百度百科:网络民族主义,http://baike.baidu.com/view/79657.htm。
[1]见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207/t20120723_32497.htm。
[2]百度2012年搜索风云榜解读报告,http://wenku.baidu.com/view/b140b90d90c69ec3d4bb7500.html。
[1]见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index_1.htm。
[1]魔鬼教官.民族主义——温室里疯长的罂粟[EB/OL].http://guancha.gmw.cn/2003-11/031104/031105-26.htm.
[2]王军.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陈季冰.中国现代的“主义之争”[EB/OL].http://www.eeo.com.cn/2012/0921/233940.shtml.
[4]杨锦麟.近看中国正在掀起的网络民族主义[J].凤凰周刊,2004(19).
[5]房宁,王炳权.论民族主义思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童增.民族主义要拒绝非理性[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3-12-31/07501470477s.shtml.
[7]罗迪,毛玉西.争论中的网络民族主义[J].中国青年研究,2006(5).
[8]周晓夏.网络民族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应对[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3).
[9]郭旭.浅析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兴起[J].商业经济,2006(12).
[10]加藤嘉一.什么是网络民族主义[EB/OL].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5021.
[1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2]姚奕.中国最大的黑客组织“中国红客联盟”又重组[N].法制晚报,2005-04-21.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562
引用信息:
[1]刘钟泽.网络民族主义概念辨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22(01):37-41.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