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法治建设应该首先明确法治概念的内涵和要素。由于哲学基础、社会结构、国家形态的不同,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虽然有"法治"这一用语,但在概念上与西方通用的内涵大有差异,体现了背后法律思维趣味的不同。中国不曾有过西方近代意义上的法治,法治概念在中国出现才仅仅有百余年历史,我国法治精神的培养和法治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566 | 3 | 6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2]参见秦晖:《关于传统租佃制若干问题的商榷》。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王人博.一个最低限度的法治概念——对中国法家思想的现代阐释[J].法学论坛,2003(1).
[3]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增订新版.上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4]程燎原.古代汉语典籍中的“法治”语词略考[J].学海,2009(1).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J].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6]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7]高鸿钧.现代法治的出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周永坤.中国古代类法治文化及其现代意义[A].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研究(第八卷)[C].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许章润.说法活法立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920.0
引用信息:
[1]冷雪.“法治”初探——中西“法治”概念之比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22(02):77-82.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