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学院;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是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青年成长成才的价值目标和行动指南。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中坚力量,引领大学生成为新时代"三有"青年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使命。"三有"青年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和基本要求,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目标。文章从思想认知、价值认同、实践行动三个维度探究"三有"青年大学生的培育之路。
660 | 2 | 16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2]郭光文:《和当代青年谈理想》,《新湘评论》,2013年第9期。
[3][8][13]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5月5日。
[5]朱小娟:《习近平关于正确国家观的重要论断探析》,《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第9期。
[6][11][14]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5月1日。
[7]潘铎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看家本领》,《广西日报》,2019年5月7日。
[9]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6年4月30日。
[10]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2日。
[12]熊礼杭:《青年学生现代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9期。
[15]陈宝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人民日报》,2019年4月23日。
[16]王柏棣:《习近平青年“三有”观的核心内涵及其价值意蕴》,《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17]汤苍松:《中国共产党人的青年观》,《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第9期。
[18]曹国永:《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9日。
[19]张革华、陆钰霜:《“三有”青年: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价值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第3期。
[20]彭聘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46页。
[21]吴宏政:《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认同的三个环节》,《长白学刊》,2017第4期。
[22]廉武辉:《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认同》,《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月7日。
[23]陈磊:《从“洞穴比喻”反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三题》,《理论导刊》,2019年第5期。
[24]叶柏森、赵晓兰:《认知与践行:大学生廉洁价值观的塑造路径解析》,《教育评论》,2015年第7期。
[25]李慎明:《始终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人民日报》,2019年2月12日。
[26]冯刚、朱宏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第11期。
[27]李永菊:《大学生学习价值观培育策略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12期。
[28]韩健文、何美娜:《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探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年第3期。
[29]章琳:《时代新人视域下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路径探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第4期。
[30]万美容:《青年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79页。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G641
引用信息:
[1]王志堂,唐华山.新时代“三有”青年大学生培育的路径研究[J].北京青年研究,2022,31(01):60-66.
基金信息:
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平台建设和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8C1087); 2018年湖南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辅导员名师工作室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项目编号:18MS15); 2016年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永科发[2016]27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