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
社交焦虑是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中需要引起关注与重视的问题。对浙江省某山区县470名农村儿童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人际关系状况良好,但因人际认知导致社交焦虑问题较为严重;留守儿童人际关系显著负向预测社交焦虑;人际关系对高家庭文化资本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影响的边际效应更高,人际认知对女生、低家庭文化资本和留守时间三年以上的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影响的边际效应更高;人际认知在人际关系对社交焦虑的影响过程中产生“遮掩效应”,留守儿童人际认知对社交焦虑的作用路径显著大于非留守儿童。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有效降低留守儿童社交焦虑,过于关注他人感受和想法会加重留守儿童社交焦虑问题。为此,建议父母加强陪伴关爱,构建良好亲子关系;学校增强情感支持,创建友好交往氛围;社会提供文化设施,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留守儿童缓解社交焦虑提供有效支撑。
892 | 2 | 23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杨宇琦:《西部地区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的法律介入》,《教学与管理》,2018年第5期。
(2)郭开元:《论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现状、问题和治理对策》,《犯罪研究》,2018年第5期。
(3)陈梦琳、龚玲:《青春期学生的人际压力体验及其与抑郁的关系》,《教育科学论坛》,2022年第11期。
(4)王天宇、周晔馨:《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基于四川省的经验证据》,《中国农村观察》,2023年第5期。
(1)李波、钟杰、钱铭怡:《大学生社交焦虑易感性的回归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第2期。
(2)黄亚梅、许慧、顾红磊、王婷婷、李新彦:《班级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与高一新生社交焦虑:安全感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年第4期。
(3)金灿灿、刘艳、陈丽:《社会负性环境对流动和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亲子和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心理科学》,2012年第5期。
(4)参见:Maria T., Stefan P., Maria W.&William J. B.,“Prospective links between social anxiety and adolescent peer relations”,Journal of Adolescence,2012,35(5);Chiu K., Clark D. M.,&Leigh E. C.,“Prospective associations between peer functioning and social anxiety in adolescen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21, 279.
(5)周永红:《人际交往能力与孤儿焦虑:自尊中介作用分析》,《中国特殊教育》,2015年第12期。
(6)周宗奎:《关于人际认知问题解决的研究》,《心理科学》,1992年第6期。
(7)周永红:《人际交往能力与孤儿焦虑:自尊中介作用分析》,《中国特殊教育》,2015年第12期。
(8)李晓东、聂尤彦、林崇德:《初中二年级学生学习困难、人际关系、自我接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第2期。
(9)郭晓薇:《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的研究》,《心理学探新》,2000年第1期。
(10)Young J. E.,“A Cognitive-Behavioral Approach to Friendship Disorders”,In Derlega, V.J., Winstead, B.A.(Eds),Friendship and Social Interaction. Springer Series in Social Psychology,Springer,New York,1986, 9.
(1)Stopa L., Clark D. M.,“Social phobia and interpretation of social events”,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0,38(3).
(2)参见:陈甜天、王玉玲、尹宝霞、马立梅、方玲:《北京市西城区两所小学4~6年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年第3期;王锋生、孙业桓、钮娟娟、龚磊、蔡标:《我国农村留守儿童SCL-90测试结果的Meta分析》,《卫生研究》,2010年第2期。
(3)Hill N. E., Taylor L. C.“Parent–school involvement and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 Pragmatics and issue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4,13(4).
(1)陶然、周敏慧:《父母外出务工与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基于安徽、江西两省调查实证分析的新发现与政策含义》,《管理世界》,2012年第8期。
(1)参见:秦敏、朱晓:《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人口学刊》,2019年第3期;闫伯汉:《乡城流动与儿童认知发展:基于2012年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调查数据的分析》,《社会》,2017年第4期。
(2)参见:金灿灿、刘艳、陈丽:《社会负性环境对流动和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亲子和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心理科学》,2012年第5期;王晓丹、陈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认知偏差的比较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3)卢海阳、钱文荣:《农民工外出务工对婚姻关系的影响——基于浙江904个农民工的计量分析》,《西北人口》,2013年第2期。
(4)陶然、周敏慧:《父母外出务工与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基于安徽、江西两省调查实证分析的新发现与政策含义》,《管理世界》,2012年第8期。
(5)《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2022年11月。
(1)高洁、唐玉凤、奥成溪:《教师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研究》,《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9期。
(2)贾健、魏博:《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被害现象与防治对策——以重庆市与安徽省的对比研究为视角》,《湖北社会科学》,2022年第12期。
(3)朱旭东、薄艳玲:《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及其综合支持系统的建构》,《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0年第3期。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B842;D432.5;C912.1
引用信息:
[1]莫晓兰,焦春平,季诚钧.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研究[J].北京青年研究,2024,33(03):31-40+30.
基金信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监测研究”(项目编号:BHA2101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