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学院政法学院;
对政治系统的稳固政治认同是现代化的基础。通过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任感、政治效能感、政治参与五个指标对农村青年的政治认同进行了观察,并基于合法性理论,对农村青年政治认同弱化的现象进行了解释。
234 | 4 | 5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
[2]A·阿尔蒙德等.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众[M],徐湘林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马文辉.论“政治文化”的实质与属性[J].政治学研究,1996(4).
[5]Campbell,Angus,GurinGerald and Warren E.Miller.The Voter Decides,Evanstone:Row Peterson&Co.,l954.
[6]林嘉诚.政治心理形成与政治参与行为[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l989.
[7]张平,李国青.论政治效能感的作用机制及其培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8]蒲岛郁夫.政治参与[M],解莉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
[9]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1]让-马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王远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2]塞缪尔·P·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3]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5.
[14]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422.6;D630
引用信息:
[1]彭华.合法性视域下农村青年政治认同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1(02):42-46.
基金信息: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0ZD&018);; 湖北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度开放性项目(项目编号2011k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