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
“君子之道”是孔子究其一生所践行的根本之道。在孔子看来,君子总是以“仁”“知”“勇”等内在品格来要求自己,以“礼”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这是孔子培养君子的基本内容,也是孔子全部哲学体系和道德教诲的精华所在。孔子君子教育思想与新时代青年道德人格培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具有契合性。基于此,借鉴孔子的君子教育思想对新时代青年开展道德人格教育,也就具有可行性。
489 | 5 | 4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2页。
[3][4][5][6][7][8][9][10][11][14][16][17][18][24][25][26][27][28][29][32][33][39][40][42][43][44][45][46][47][48]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137、176、87、80、174、91、87、52、270、206、254、39、154、18、226、225、97、23、191、176、55、6、115、39、174、174、266、50、39、93页。
[12][13][15]王泽应:《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东方出版中心,2014年版,第187、187、244页。
[19]卜红双、武瑶:《习近平青年观的三重探析》,《北京青年研究》,2022年第1期。
[20]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
[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73页。
[2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8-05/03/c_1122774230.htm
[2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112页。
[30]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248页。
[31]武东生:《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的荣辱观》,《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第9期。
[34]王正平,《善的智慧,中国传统道德论探微》,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65页。
[35]冯刚:《坚守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光明日报》,2015年11月10日。
[3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13页。
[37]李幼蒸:《仁学是中华文明第一信仰体系》,《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38]荆蕙兰、刘东:《中国共产党青年价值观培育的百年历程、经验传承与现实启示》,《北京青年研究》,2021年第4期。
[41]万光军:《孔孟仁学论纲》,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版,第91页。
[49]赵敦华:《孔子的“仁”和苏格拉底的“德性”》,《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50]蒙培元:《情感与理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1页。
[51]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06页。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B825;G641
引用信息:
[1]吕璐璐.基于孔子君子教育思想的新时代青年道德人格培育[J].北京青年研究,2022,31(03):84-92.
基金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习近平新时代观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8ZDA002)的成果